
“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span>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今年北京時間5月6日,立夏到,夏伊始。
賞二十四節氣,品五千年文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特推出二十四節氣公益廣告《立夏篇》,以保護和傳承二十四節氣這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其注入新時代的能量,從而更好的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二十四節氣--立夏篇》
立夏三候

初候,螻蟈鳴
所謂“初候,螻蟈鳴”中的螻蟈,螻蛄也,適宜溫暖潮濕的環境中,隨著螻蛄的鳴叫,表示夏天的味道濃了。
二候,蚯蚓出
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陰物,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土壤中,當陽氣極盛的時候,蚯蚓也不耐煩了,出來湊湊熱鬧。
三候,王瓜生
王瓜是華北特產的藥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于六、七月還會結出紅色的果實。
節氣習俗

嘗新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方式。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斗蛋
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
疰夏是夏日常見的病癥,又稱苦夏。以夏季倦怠嗜臥、低熱、納差為主要表現的時行熱性病。小孩尤易疰夏。立夏當日家長將煮好的囫圇蛋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破者認輸,最后分出高低。

稱人
“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立夏之日“稱人”也就是稱體重,此習俗主要流行于我國南方,起源于三國時期。相傳立夏秤人會對劉阿斗帶來福氣,所以,人們也祈求上蒼能給他們帶來好運。故立夏秤人也是祈求健康長命。
CCTV養生提示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心則傷心,秋為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span>
————《黃帝內經》
?養心為主泄氣于外
立夏養生的重點在于調養精神,保養心臟。中醫講“心通于夏”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盡量多出去走走,保持心情的舒暢。起床不宜過晚,氣與神可以隨泄于外,順著夏天的升散之氣而養生。如果逆勢而為,傷心之氣,到了秋季肺臟不能完成收斂的功能,反而把熱郁結于表里之間引發瘧疾或反復發燒等癥狀,冬天更無法收藏住陽氣,易形成大病。
?肝郁化火善用食補
立夏之季,肝木之氣透發而生心火,心火的能量還未壯大,有上火的癥狀不要急于敗火解毒,否則會傷了心氣,而要檢查是否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例如肝郁也會化火可用逍遙丸解之,也可用甘草片或生甘草緩解,瀉心火而不損傷陽氣。所謂“冬吃蘿卜,夏吃姜”,夏天陽氣壯于上,顯于外,而虛于內,姜可以溫中而散腸胃的水濕之氣,所以立夏后早飯宜食姜絲。
建議保健穴位:神門,內關,支正。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